关于下发计算机学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
学院办〔2009〕10号
关于下发计算机学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的通知
各所、室、部、办公室:
为加强我院文化建设,增强我院发展软实力,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前阶段讨论与征集的意见,经研究,现将《计算机学院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予以下发。
特此通知
主题词:文化建设 意见 通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计算机学院关于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学院文化是学院赖以生存、彰显特色的重要根基,加强我院文化建设是增强我院发展软实力、开创工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现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围绕学院“抓质量、创特色、建名院”的发展思路,就加强我院文化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先进的学院文化是一种强大的软实力和竞争力,学院具有先进的学院文化,教职工对学院有高度的认同感,对事业有强烈的成就感,才会心齐气顺、品位高尚,才能积极主动、务实高效、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工作。先进的学院文化能让学院充满活力和朝气,为学院的建设与发展提供思想基础和精神动力,凝聚全体师生的意志,明确目标,振奋精神,为学院工作尽心、尽力、尽职,为学院发展同心、同力、同德。我们一定要高度认识加强学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大力做好学院文化建设的有关工作,更好地引领和推动学院又好又快地发展。
二、学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与主要目标
1、指导思想: 学院文化建设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和谐学院”建设为目标,以办学理念实践和标识文化、学术文化、育人文化、制度文化和人文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系统设计,整体规划,整合资源,创新载体,全面提升学院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先进性。以共同的价值目标和文化环境统一思想,凝心聚力。
2、主要目标:经过一个文化建设周期(三年)的建设和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我院的文化建设特色鲜明、体系完善、成果丰富,并呈现“人人关心、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工作新格局。全院师生对学院的办学理念与院训的践行更加自觉,对学院发展目标的认识更加统一,学院依法治院水平进一步提升,凝聚力得到明显增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地发展。
三、学院文化建设的主要思路及相关内容
1.认真提炼、自觉践行学院的办学理念和院训
继续向全院师生广泛征集能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发展历史的院训,进一步增厚学院文化底蕴。在学院范围内开展办学理念的研讨和提炼,进一步明确学院办学的理念和IT精英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加大学院院训和办学理念的宣传力度,增强全体师生对学院精神、理念、传统的认同感和践行的自觉性。
根据前阶段讨论与征集的意见,学院党政经多次研究,初步确定学院的办学理念和院训为:
办学理念:崇尚科学精神,追求社会价值。
院训:修德治学,务实创新。
2.全面推进学院标识文化建设,提升全院师生共同的价值目标
以学院院训、办学理念的提炼征集为契机,进一步丰富已有的标识文化内涵,在学院的信封、会议资料封面上印刷学院形象标识,扩大学院的影响力与知名度。
以学院实验室调整为契机,按照“合理、大气、和谐、品位”的要求,开展学院楼宇文化建设,为师生创造舒适优美的工作、学习环境和高品位的学院文化氛围。对学院大楼的楼道、大厅及学生住宿相对集中的楼道、走廊进行统一设计布置,将学院形象标识、办学历史、发展现状、规划目标和著名科学家、IT领域精英的励志名言上墙。
学院网站的建设要重点展示、大力宣传学院文化建设的规划、要素和成果,在潜移默化中扩大学院文化建设的影响力和全体师生的参与度。同时通过学院网站提高为教师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服务和为学生服务的质量与水平。
继续建好已有的计算机实验教学国家级示范中心、学生成果两个展示厅,新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重中之中学科、 浙江省科技创新团队、计算机基础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等展示室,增强师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对学院发展的信心,鼓励师生为学院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3.大力加强学院学术文化建设,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
学院学术文化氛围深刻影响着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整体水平。学院要为定期组织教授学术沙龙、青年博士学术沙龙提供经费和场所保障,鼓励教师定期参加学术研讨、教学研讨活动,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学院网站和橱窗对教师申报成功的高层次教改、科研项目和重大横向项目、重要奖项荣誉,学生获得高级别学科竞赛奖项,以喜报形式进行重点宣传,树立教师学术标杆和学生学习典型。每年年底对教学、科研工作出色的教师通过学术张榜公布,予以表彰。
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支持青年教师有计划地去国外进修或参加国际会议。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为有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培养与发展方案,培养若干名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一批青年学术骨干与青年教学骨干。
实施学院优秀创新团队计划,努力构建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团队创新体系,提倡团队合作和创新精神,实现学科带头人培养和团队建设的有机结合,使人才引进服从和服务于团队建设和学科方向的需要。
通过高层次学术会议、学术讲座与学术论坛进一步浓郁学院学术文化氛围,积极倡导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善于协作的学术风气,引导教师形成崇高的学术追求、远大的学术理想和丰富的学术思想,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
4.积极培育学院育人文化,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扎实推进班主任制度,努力构建全员育人体系。认真实行班主任实施办法和班主任工作与教学课时等效计算办法,进一步明确学业指导、心理辅导、思想教育、课外科技辅导、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等班主任职责。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考核与评比。
从新生入学教育开始,结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深入开展学生励志教育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想抱负水平和成才源动力,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按照IT精英人才培养要求,深入开展“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师德教风大讨论,出台学院教师教书育人工作基本准则。突出教师教学的主导性,鼓励教师以良好的科研创新能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和一流的教学水平带动优良学风的建设。完善学评教制度,开展每年一次的学院教学名师评比活动。
深入开展“优良学风班”活动,努力构建“刻苦求学、奋发向上”的优良学风氛围。实施学生党建“影响力工程”,发挥学生党建的育人功能。
继续办好每年6次的高级程序设计竞赛和每年1次的学生表彰大会,积极鼓励全院学生参加学校和别的学院举办的各种学科竞赛与文化活动,致力于扩大参与面和收益面,以先进的科技与高雅的文化熏陶人。
5.切实加强制度文化建设,提高依法治院的水平
认真地、透明地实施学院《岗位聘任与绩效工资分配办法》,鼓励竞争、奖勤罚懒、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在实施过程中,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和学院教代会小组长联席会议要继续认真倾听各位教职工的意见,不断改进与完善这个关系到每一位教职工切身利益的基本办法。
完善学院教代会制度,涉及学院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决定交由学院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充分调动教职工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实行院务公开制度,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认真执行学院领导班子议事规则,实施领导接待日制度,开设好院长、书记信箱,疏通利于教职工诉求的渠道。
充分发挥学院学术委员会等非常设机构的决策咨询作用,在科研、教改项目申报和职称晋升方面,形成公平、公正、透明的申报程序和评定机制,主张用学术的办法解决学术问题。积极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倡导学术自由和学术创新。
6.深入实施“凝聚力工程”,营造浓厚的人文文化
学院争取腾出房子为“教工之家”专用,划拨经费支持开展各类全院性文体活动,定期开展教师的作品赏析,包括摄影、设计等作品,继续做好春游、暑期度假考察工作,举行生活小常识、子女教育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促进教职工之间的联系,增进友谊,陶冶情操。
建立教职工生日蛋糕券的派送制度,并以短信或贺卡方式予以祝福,增强教职工对学院的归属感,提高幸福感指数。加强与学院名誉院长、兼职教授、优秀校友、重要合作单位的交流沟通。
进一步加强学院机关工作作风建设,提高机关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素质,努力为教学、科研与学生工作提供优质服务,为教职工各种申报提供方便与支持。
定期举行教职工文体活动和集体活动,开展各类适合不同年龄的体育健身运动,提高全院教职工的身体素质,促进教师间的交流。学院鼓励以研究所、教学部与办公室为单位开展各项有益活动,积极创造条件给予经费支持。
二00九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