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落实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的通知
关于落实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的通知
计算机教〔2012〕7号
各研究所(室、部)、各课程组、各位教师:
根据教务处《关于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教学任务安排的通知》(见附件1)的安排,4月16日前学院(部)须落实好教学任务。
2012-2013学年第1学期的教学任务(见附件2)已下达至各课程组。请各位教师与课程所在的课程组组长联系。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 根据浙江省高校教学业绩考核和我校本科教学工作年度考核指标体系,要求各学院严格执行主讲教师准入制,主讲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请各课程组安排教学任务时认真核实。
2.加紧落实教授给本科生授课制度,要求教授每学年至少给本科生授课一次(教授必须主讲一门理论课),各课程组排课时优先考虑。
3. 根据学校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深入推行小班化教学的要求,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的合班不得超过2个自然班,其余课程不得超过3个自然班。各课程组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尽量减小教学班人数。
考虑到转专业、二专业、重修学生的选课要求,安排某些理论课教学任务时请参考历年开课情况按教学班人数的1.1-1.2倍系数进行落实。
其他合班要求:不同课程性质的课程不允许合班;不同考核方式不允许合班;公办与民办不允许合班;除学校定必修课程可按专业优先合班外,其他课程不允许跨学院合班。若合班时,课程号相同的课程由于课程性质和考核方式不同不能合班,请及时与教务处联系。特殊情况下的合班信息必须填报理由后报教务处同意。
4.各课程组的排课时间为:4月11日~4月16日。16日16:00前,请各课程组组长将签名后的教学任务安排表及相关的材料以书面形式报教科办(203室)。
5.教学任务中的课程已分好课程组,请各位教师联系相应的课程组组长。
6.教学管理系统导出的课程数据中,有些课程没有总学时、周学时、讲课学时、实验学时、上机学时等信息,请各课程组将这些信息补上。
7.公共选修课是单列一张工作簿的,请不要遗漏。公选课的教学班是根据本学期的教学班预排的,如需调整,请各位教师注明。
8. 实行多媒体教室限额申请制度,根据教务处规定,学院允许使用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班数(不包括全校性公选课)占所开课教学班的最大比例为80%。各课程组在安排多媒体教学时须严格执行《多媒体教学管理的若干规定(试行)》(杭电教[2006]95号)。需要使用多媒体教室授课的教师,必须填写《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学用多媒体教室申请表》(附件3)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多媒体教学实施计划表》(附件4),经课程组审核通过后于4月16日前由课程组长以电子版形式报学院备案,未按时上报《申请表》和《实施计划表》的课程不予安排多媒体教室。
申请多媒体教学还应符合以下条件:课件内容与教学大纲一致,且能充分体现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多媒体课件在开课使用前须经课程组审核;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学内容融会贯通;课程在学校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已建立相应的网络课程且基本教学材料齐备,学生已在该课程网站自主学习;新引进青年教师原则上需经过两轮以上板书授课方可申请多媒体教学,新开课程在第一轮授课时原则上不得采用多媒体教学。
9.教学计划号的前4位代表学生的年级。
10.排课时请注意区分下沙、文一和下沙东区三个校区。
11.周学时按照实际每周课时数,对普通课程写成x.x-0.0的格式,实验课格式为0.0-x.x的格式,短学期由于集中在一段时间开课,写成+x, x表示安排的周数(如安排6周,就写成+6)。起始周按照实际开课周次,务必正确填写。如“计算机三维图形程序设计”总学时64,学分4,每周安排3学时的课程,1学时的上机另行安排,周学时应该为3.0-1.0。请各位教师仔细核对周学时、起始周等信息,以免教务系统错排课程。
12. 对排课周数有特殊要求的课程,如半学期排课(前半学期为01-08周,后半学期为09-16周)或集中周数排课(03-12周),请各课程组务必在系统的“起止周”中标注准确,并对周学时进行相应修改。若有单双周排课的课程,请标注在教学任务安排的书面稿中。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建议部分周课时为3.0的课程可以安排为“周学时2.0+单双周2.0”授课模式,请各课程组将此类课程汇总后,标注在教学任务安排的书面稿中。
13.如教师对课程的安排有特殊要求,请于4月16日前以书面形式报教科办,教科办统一交教务处,由教务处酌情考虑。
14.一个教学班尽量安排一位教师上课(主要指实验、上机以及短学期课程),如多位教师同时指导一个教学班,学评教数据无法真实反馈教师个人授课情况,对教师的业绩考核、工作量计算等可能会产生影响。因此,请各课程组排课时尽可能避免同一教学班多位教师授课的情况。
如配备助教,请到学院教科办办理相关手续。
计算机学院
二〇一二年四月十一日
如有问题,可电话联系教科办:86919117
Email:xy@hd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