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班主任工作小结的通知-教通28号
关于做好2006-2007学年第一学期班主任工作小结
的通知
计算机教通〔2007〕28号
各研究所(室、部、中心):
《关于在本科教育中实行班主任制的规定(试行)》(学院办〔2006〕6号)文件第四条第一款:班主任每学期要对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记录、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学习风气等,同时指出班级存在的问题。根据上述要求,现将有关2006-2007年度第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总结安排通知如下:
1、6月1日前,请各位班主任填写《班主任工作小结表(二○○六~二○○七学年第一学期)》。
2、6月上旬,请各研究所(室、部、中心)组织本研究所(室、部、中心)的班主任召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经验交流会后,立即将《班主任工作小结表(二○○六~二○○七学年第一学期)》送学院教务办。
3、各研究所推荐3~4名、各室(部)推荐1~2名班主任参加学院组织的经验交流会。
4、6月中旬,学院根据各所(室、部、中心)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的情况,择期组织学院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
本次经验交流情况,将作为班主任工作每学年考核的重要参考。
附件一:《班主任工作小结表(二○○六~二○○七学年第一学期)》。
附件二:2006―2007学年班主任聘任名单。
附件三:《关于在本科教育中实行班主任制的规定(试行)》(学院办〔2006〕6号)。
计算机学院
二00七年五月二十八日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班主任工作小结表
二○○六~二○○七学年第一学期
部门(研究所、室、部):
姓名 | | 出生年月 | | 负责的班级 | |
性别 | | 政治面貌 | | 负责班级的专业 | |
职称 | | 学历或学位 | | 负责班级的人数 | |
班级情况总体介绍: | |||||
主要工作小结: |
主要工作小结(续): 本人签名: 年 月 日 |
备注(由学院填写):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班主任工作小结表
填表说明
一、表格填写应字迹工整,打印或用蓝黑(黑色)墨水钢笔填写,但必须本人签名后报送。
二、本表用A4纸正反面打印,内容必须控制在2个页面(1页纸)内,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各栏大小,但表中所列事项、顺序不得更改。
三、如果有较多内容要写,可以单独递交一份班主任工作报告,但班主任工作报告不能代替本表,本表必须按规定填写。
四、报表时需提供原件和电子文档各一份。
五、班级情况总体介绍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班风、学风的总体情况:学生入党、入团、参加社团情况,听课、自修情况等。
2、班级在读、休学、延长学年、申请提前毕业学生的人数、情况。
3、选课的情况(选课情况可以统计到2007年4月)。
4、特殊学生(学生群体)的情况。
5、班集体及班级学生个人获得各类表彰或奖励的情况。
六、主要工作小结应该包括以下内容,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1、深入学生班级、宿舍与学生交流的次数、情况。
2、与学生政治辅导员沟通的次数、情况。
3、召开班会的次数、情况。
4、参加班主任工作会议的次数、情况。
5、随班听课的次数、情况。
6、与家长、任课老师联系的次数、情况。
7、对特殊学生(学生群体)的关心、引导的情况。
8、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指导选课的情况。
9、完成其他任务的情况。
10、班风、学风的变化情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
附件二:2006―2007学年班主任聘任名单(一)
序号 | 专业 | 年级 | 班级号 | 辅导员 | 班主任 | 所在部门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1 | 傅君英 | 赵辽英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2 | 傅君英 | 郅跃茹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3 | 傅君英 | 戴国骏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4 | 傅君英 | 戴钧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5 | 傅君英 | 曾虹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3级 | 030516 | 傅君英 | 江娟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4级 | 040511 | 殷开达 | 冯建文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4级 | 040512 | 殷开达 | 王林泽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4级 | 040513 | 殷开达 | 章复嘉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5级 | 050511 | 鲁颖 | 歧兵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5级 | 050512 | 鲁颖 | 王大全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5级 | 050513 | 鲁颖 | 刘春英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6级 | 06052311 | 赖敏子 | 吴卿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4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6级 | 06052312 | 赖敏子 | 周必水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15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2006级 | 06052313 | 赖敏子 | 陈勤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16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 | 2003级 | 039011 | 吴燕萍 | 胡维华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17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 | 2003级 | 039012 | 吴燕萍 | 徐小良 | |
18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 | 2003级 | 039013 | 吴燕萍 | 周律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19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 | 2004级 | 049011 | 周海华 | 吴敬诚 | |
20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学院) | 2004级 | 049012 | 周海华 | 徐恩友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3+2) | 2005级 | 05051B | 吴燕萍 | 徐chong(羽中)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2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3+2) | 2005级 | 05052B | 吴燕萍 | 徐明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23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升本(3+2) | 2006级 | 06052331 | 殷开达 | 朱文华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24 | 教育技术学 | 2003级 | 031021 | 田晓 | 陈伏琴 |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
25 | 教育技术学 | 2004级 | 041021 | 孙小平 | 杨敏 |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
26 | 教育技术学 | 2005级 | 050541 | 赖敏子 | 张辉华 |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
27 | 教育技术学 | 2006级 | 06052611 | 樊恒学 | 胡志凌 | 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
28 | 软件工程 | 2003级 | 031011 | 田晓 | 邬惠峰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29 | 软件工程 | 2003级 | 031012 | 田晓 | 刘泓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0 | 软件工程 | 2003级 | 031013 | 田晓 | 任雪萍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2006―2007学年班主任聘任名单(二)
序号 | 专业 | 年级 | 班级号 | 辅导员 | 班主任 | 所在部门 |
31 | 软件工程 | 2003级 | 031014 | 田晓 | 汤景凡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2 | 软件工程 | 2003级 | 031015 | 田晓 | 王荣波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3 | 软件工程 | 2004级 | 041011 | 孙小平 | 徐向华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4 | 软件工程 | 2004级 | 041012 | 孙小平 | 胡昔祥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5 | 软件工程 | 2004级 | 041013 | 孙小平 | 闫飞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6 | 软件工程 | 2004级 | 041014 | 孙小平 | 赵建勇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7 | 软件工程 | 2005级 | 050551 | 鲁颖 | 吴鹏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8 | 软件工程 | 2005级 | 050552 | 鲁颖 | 王立波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39 | 软件工程 | 2005级 | 050553 | 鲁颖 | 唐红军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0 | 软件工程 | 2005级 | 050554 | 鲁颖 | 张min(曰文)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1 | 软件工程 | 2006级 | 06052711 | 赖敏子 | 周丽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2 | 软件工程 | 2006级 | 06052712 | 赖敏子 | 万健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3 | 软件工程 | 2006级 | 06052713 | 赖敏子 | 张红娟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4 | 软件工程 | 2006级 | 06052714 | 赖敏子 | 黄晓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5 | 软件工程(2+2) | 2005级 | 031016 | 吴燕萍 | 穆海伦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6 | 软件工程(2+2) | 2006级 | 04052721 | 孙小平 | 吕长平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7 | 软件工程专升本(2+3) | 2006级 | 06052732 | 鲁颖 | 王立波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8 | 软件工程专升本(2+3) | 2006级 | 06052733 | 鲁颖 | 姜明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49 | 软件工程专升本(3+2) | 2006级 | 06052731 | 孙小平 | 李桂杰 | 智能与软件技术研究所 |
50 | 实验班 | 2006级 | 06050051 | 孙小平 | 董云耀 | 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
51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 2003级 | 039161 | 樊恒学 | 张大兴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2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 2003级 | 039162 | 樊恒学 | 王景丽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3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 2004级 | 049161 | 周海华 | 吴国华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4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 2004级 | 049162 | 周海华 | 吴迎来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5 | 软件工程(信息工程学院) | 2004级 | 049163 | 周海华 | 李黎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6 | 数字媒体 | 2005级 | 050531 | 鲁颖 | 陆建锋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7 | 数字媒体 | 2006级 | 06052511 | 樊恒学 | 傅婷婷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8 | 网络工程 | 2004级 | 040521 | 殷开达 | 俞跃军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59 | 网络工程 | 2005级 | 050521 | 赖敏子 | 童孟军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60 | 网络工程 | 2005级 | 050522 | 赖敏子 | 张峻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61 | 网络工程 | 2006级 | 06052411 | 樊恒学 | 吴向阳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62 | 网络工程 | 2006级 | 06052412 | 樊恒学 | 张祯 | 图形图像研究所 |
附件三:《关于在本科教育中实行班主任制的规定(试行)》(学院办〔2006〕6号)
为进一步加强教书育人工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弹性学制、选课制、二专业二学位制,更好地对学生实施因材施教,促进学风建设,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经研究,决定在本科教育中实行班主任制,并制定本规定。
一、班主任的任职条件
(一)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和严谨的治学作风。
(二)了解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我校教学管理制度,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三)一般应具有副高(含)以上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或具备硕士学位的中级(含)以上职称。
(四)身体健康。
二、岗位设置与聘任程序
(一)班主任按班级建制配置,原则上一个班级配备一名班主任。
(二)班主任每学年选聘一次,按照自荐与推荐相结合的原则,由学院聘任,并报教务处、学生处和人事处备案。
(三)为保持班主任和学生联系的稳定,一般情况下,班主任任期每届2年。
三、岗位职责
班主任的基本职责是: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按因材施教的原则,承担本科生学习指导工作,指导学生学习、选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进行科学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自律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好地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任务。具体如下:
(一)向学生介绍专业特点、发展动态及社会需求,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自觉性;
(二)根据不同学生情况,进行学习方法指导;
(三)帮助学生合理制定选课计划,审核《学生选课登记表》,指导学生完成选课事项;
(四)及时与辅导员沟通,交流情况;
(五)对学生的指导应采取个别与集体相结合,以个别指导为主。每学期,个别指导每生不少于2小时,召开班会不少于两次,走访学生宿舍不少于四次;
(六)每学期开学初对上学期期末有两门以上(包括两门)功课不及格的学生,要进行谈话,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提出可行的建议方案;
(七)掌握班级学风建设情况,了解学生上课出勤情况。
四、考核和津贴发放
(一)班主任每学期要对职责的履行情况进行一次总结,内容主要包括工作记录、指导工作开展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学习风气等,同时指出班级存在的问题。
(二)由学院办公室组织实施考核,每学年考核一次。考核采取自评(权重20%)、学生评议(权重50%)、学院考评(权重30%)相结合的方法。学生评议由辅导员组织实施。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优秀一般不超过班主任总数的20%,不合格者由学院予以撤换。考核结果在考核结束后全院通报。
(四)考核为优秀的班主任按每学年2500元支付工作津贴;考核为合格的班主任按每学年2000元支付工作津贴;考核为基本合格的班主任按每学年1400元支付工作津贴;考核不合格者不发津贴。班主任工作不计工作量。
六、本规定自下发之日起在我院本科教育中实行。
七、本规定由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二○○六年十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