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课程库编码的通知-教通21号
关于对本科教学课程库进行编码的通知
计算机教通〔2007〕21号
各专业负责人、各课程组长:
根据教务处《关于对我校本科课程库重新编码的通知》(附件一)的有关要求,需对计算机学院所开的本科课程进行重新编码,要确定所有课程归属的“学科范围、层次、知识领域、学分和类别”。
其中“学科范围”我院有两门学科,分别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编码CSE)、教育学(编码EDU)。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的“知识领域”划分,根据我院《计算机学院关于课程组设置的通知》(学院办[2006]12号)文的有关规定,将计算机学科方面的8个课程组依次归入8个“知识领域”(附件二),其中第九课程组“计算机基础课课程组”列入第八“知识领域”。请各个课程组长对自己”课程领域”内的所有课程进行“层次”编码和“课程类别”编码,具体编码规则参见《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附件三)。并确定课程学分,总学时,讲授、实践、实验、课内上机、课外上机等学时和开课学期等。并注意做好课程名称的统一及开课对象的区分。如《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目前课程名称存在《汇编语言》、《汇编语言程序设计》、《Win3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需要统一成一个名称。开课对象的区分,如对计算机专业开设的课程,可以命名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甲)》,非计算机专业命名为《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乙)》。具体要求可参见《本科课程库一览表(2007版)》。
教育学学科请教育技术专业负责人和课程组长做好课程库编码的工作。
还有个别课程未列入课程组的,请专业负责人将其归入到各“知识领域”里。
请各课程组长在4月23日之前将《本科课程库一览表(2007版)》(点击下载)电子版返回学院教务办。邮箱:86919094@hdu.edu.cn.
附件一:关于对我校本科课程库重新编码的通知(点击下载)
附件二: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知识领域”
附件三: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
计算机学院
二00七年四月二十日
附件一:
关于对我校本科课程库重新编码的通知
各学院、部:
课程是构成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础,为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做好本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基础工作,经研究,决定对全校本科课程库进行重新编码,具体要求通知如下,请各学院务必切实做好有关工作。
1. 本次编码以新近制定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见附件1)为标准。目前此规则尚缺各学院的专业知识领域。请各学院首先将本学院所开设的所有课程,根据相关的知识领域进行分类(不超过8个知识领域),并填好《各学院的专业知识领域分类表》(见附件2)。
2. 教务处已将历年来各学院开设的课程汇总整理好(见附件3《旧版课程库一览表》)。请各学院根据新制定的《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要求进行重新编码,确定课程归属的“学科范围、层次、知识领域、学分和类别”,流水号由教务处统一编码。
3. 学院需整理好本学院课程库,填写《本科课程库一览表(2007版)》(附件4),相关填写要求见表内。
建设全校本科课程库是修订培养计划的基础工作,各学院可调用全校课程库中的课程,以形成各专业的培养计划。望各学院认真整理本学院所开的所有课程,高质量、严要求地完成好此项工作。请各学院将《各学院的专业知识领域分类表》、《本科课程库一览表》按规定填写整理好后,于2007年4月23日前交教务处。(联系人:徐毅鹏;电话86915011;xyp@hdu.edu.cn)
附件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
2. 《各学院的专业知识领域分类表》
3. 《旧版课程库一览表》
4. 《本科课程库一览表(2007版)》
教务处
附件二: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知识领域”
学科 |
编码 |
领域名称 |
负责人 |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CSE |
1 |
程序设计 |
李卫明 |
2 |
基础理论 |
赵葆华 |
|
3 |
系统硬件 |
赵辽英 |
|
4 |
嵌入式系统 |
任yu |
|
5 |
网络与信息安全 |
王相林 |
|
6 |
数据库与软件工程 |
张红娟 |
|
7 |
数字媒体技术 |
陈临强 |
|
8 |
计算机基础 |
韩建平 |
附件三: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课程编码规则(部分)
2. 课程层次编码
课程层次代表本学科知识领域内的课程难易度,一定程度上反映课程的修读体系。
编码 |
指代内涵 |
1(A) |
本科基础课程 |
2(B) |
本科生中级课程 |
3(C) |
本科生高级课程 |
4(D) |
本科生深度课程 |
5(E) |
研究生课程 |
(注:独立学院使用A、B、C、D和E表示,以示区别)
5. 课程类别编码
类别 |
编码 |
类别 |
编码 |
理论课 |
T |
理论课(含习题) |
X |
理论课(含实验) |
E |
实验课 |
L |
理论课(含上机) |
C |
课程设计 |
P |
理论课(含实验和上机) |
D |
公共选修课 |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