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成果
历年获得教学成果奖项目表
时间 |
完成人 |
项目名称 |
获奖等级 |
2009 |
薛安克、王建中、侯平智、罗志增、彭冬亮、包健、姜周曙、周晓慧、林岳松 |
创建4维工程实践平台,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培养自动化工程应用创新人才 |
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 |
2009 |
孙玲玲、王光义、严义、潘松、张亚君、张珣、胡维华、韩建平 |
适应新技术发展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第六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一等奖) |
2009 |
王相林、胡维华、童孟军、张祯、王景丽 |
分层次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 |
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9 |
张国煊、郑宁、包健、周朝阳、丁宏等 |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软件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第六届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2002 |
严义等 |
计算机控制实验仪研制及实践方法的研究 |
校级特等奖 |
2002 |
郭盈发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教材) |
校级二等奖 |
2004 |
包健等 |
计算机硬件课程系列实验设备及实验方法的研究 |
校级特等奖 |
2006 |
余日泰、万健、王于同、许晔、鲁颖 |
本科专业2+2培养模式的创建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06 |
陆蓓、易幼庆、饶万成、张平、修晓杰 |
C程序设计课程建设与教学研究 |
校级一等奖 |
2006 |
楼永坚、吴鹏、徐恩友 |
计算机语言与程序设计教学改革 |
校级二等奖 |
2008 |
王相林、胡维华、童孟军、张祯、王景丽 |
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建设 |
校级一等奖 |
2008 |
郭艳华、胡维华、金海卫、王衍、章剑林 |
《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教程》与《Visual FoxPro学习及实践指导》 |
校级二等奖 |
2008 |
赵伟华、葛瀛龙、周旭、张祯 |
实用操作系统教程 |
校级三等奖 |
2010 |
刘春英 |
创新实践教学平台,激发学生聪明才智——ACM在线学习与测试平台的建设与应用 |
校级特等奖 |
2010 |
楼永坚 |
e-learning个性学习模式《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设计应用 |
校级二等奖 |
2010 |
张红娟 |
计算机课程中认知负荷的测试及其对教学设计的建议 |
校级二等奖 |
2012 |
胡维华、刘春英、韩建平、徐翀、吴卿、万健 |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及其教学模式的创新 |
校级一等奖 |
2014 |
胡维华、刘春英、韩建平、徐翀、吴卿、万健 |
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平台及其教学模式的创新 |
浙江省一等奖 |
2014 |
陆国栋、魏志渊、余水宝、陈临强、李磊、毛一平、魏遐、林家莲、应航、李凤 |
学科竞赛激活学生活力之浙江二十载探索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15 |
徐江荣、陈建华、陈勤、徐毅鹏、祁永敏、刘智 |
“以学生为中心”的探究式、互动式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5 |
韩建平、夏一行、张桦、徐恩友、夏涛 |
“课内外联动,理论实践交融”——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研究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5 |
胡华、徐江荣、陈建华、刘春英、孟晓俊、陈临强、韩建平、贺武华、徐毅鹏、陈南松、吴卿 |
互联网+时代地方特色高校人才培养改革实践和探索 |
校级一等奖 |
2015 |
孙玲玲、陈南松、姜周曙、吴卿、罗明、刘春英、陆云、丁建浩、周磊、吴迎来 |
自主创新、双向融合——信息技术助推工程创新日程培养模式改革 |
校级一等奖 |
2015 |
林菲、龚晓君、徐海涛、叶岩明、葛瀛龙 |
“项目引领,成果导向”——工程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5 |
俞东进、袁友伟、穆海伦、胡维华、赵乃良 |
以项目为纽带,工程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校企合作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 |
校级二等奖 |
2016 |
胡华、徐江荣、陈建华、贺武华、刘春英、孟晓俊、陈临强、韩建平、徐毅鹏、陈南松、吴卿 |
“互联网+行业特色”的地方高校信息经济类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浙江省一等奖 |
2016 |
徐江荣、陈建华、陈勤、陈南松、徐毅鹏、祁永敏、刘智 |
探究式、互动式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
浙江省二等奖 |
2016 |
孙玲玲、陈南松、姜周曙、吴卿、罗明、刘春英、陆云、丁建浩、周磊、吴迎来 |
现代教育理念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型人才培养公共平台探索与实践 |
浙江省二等奖 |
2018 |
王光义、陈龙、孙玲玲、刘春英、程知群、胡维华、张钰、刘国华、黄继业、刘顺兰、包健、姜周曙、章坚武、张珣、刘公致 |
虚实融合、校企协同、自主研学的电子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及成效 |
国家级二等奖 |
2018 |
胡华、徐江荣、陈建华、贺武华、刘春英、孟晓俊、陈临强、韩建平、徐毅鹏、陈南松、吴卿 |
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特色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国家级二等奖 |
2018 |
吴卿、林菲、龚晓君、马虹、樊谨、邬惠峰、夏涛、孙丹凤、徐翀、韩建平、刘春英 |
“多维课堂联动、学训研赛一体”的计算机类人才创新实践体系的构建及成效 |
校级特等奖 |
2018 |
郑宁、徐红、吴薇、范作冰、陈志平、伍超、罗志增、王坚、孔万增、陈云、吴立群、徐兵、黄汐威、M.S.H. Al-Furjan、樊谨 |
信息类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8 |
冯建文、包健、章复嘉、戴钧、赵建勇、仇建、邬惠峰 |
面向系统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计算机硬件基础课程的改革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8 |
林菲、赵伟华、马虹、包健、吴卿、冯建文、袁友伟、章复嘉、龚晓君、许晔、赵一帆、吴小开、唐义祥、吴以凡、夏朝霞 |
“产出导向、数据支撑、四轮驱动”的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与实践 |
校级一等奖 |
2018 |
仇建、张桦、张建海、吴以凡、李万清、曾虹 |
导师制 贯穿式 个性化 计算机类专业实践创新教育改革及成效 |
校级一等奖 |
2020 |
包健 |
《计算机组成原理与系统结构》(教材) |
校级二等奖 |
2020 |
赵伟华 |
质量中心,多维联动——“操作系统”课程系统化改革研究与实践 |
校级二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