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孙富春教授学术报告通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孙富春教授将来我院与广大师生进行学术交流活动,并进行专题报告。相关通知如下:
报告题目:如何做一篇优秀的学位论文
报告时间:11月4日下午3:20
报告地点:科技馆二楼扇形会议室
报告摘要:报告从指导教师如何注重人生素质培养、指导能力和科学指导三个方面谈了指导优秀学位论文的体会。人生素质培养包括注意追求人师境界、形成学术特色、着力转知成智、培养人文素养等;指导能力方面应该注意“三重”、“三轻”和“三清”;科学指导包括注意营造良好的学术环境、科学指导论文选题、指导发表高水平论文、严把博士论文质量关四个方面。
报告人简介:
孙富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担任国家863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视听觉信息的认知计算”指导专家组成员,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Fuzzy Systems》,《Mechatron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trol, Automation, and Systems (IJCAS)》副主编或领域主编,国际刊物《Robotics and Autonumous System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 Systems》编委,国内刊物《中国科学:F辑》和《自动化学报》编委。曾任国际刊物《IEEE Trans. on Neural Networks & Learning Systems》副主编,《Soft Computing》编委。
98年3月在清华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获博士学位。98年1月至2000年1月在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0年至今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工作。工作期间获得的主要奖励有:2000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2001年国家863计划十五年先进个人,2002年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2003年韩国第十八届Choon-Gang 国际学术奖一等奖第一名,2004年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奖,2006年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奖成果6项,两项成果获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名第一)和2004年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理论类)二等奖(排名第一)、一项获2002年度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四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译书一部,专著两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发表或录用论文150余篇,其中在IEE、IEEE汇刊、Automatica等国际重要刊物发表论文85余篇,80余篇论文收入SCI,SCI期刊他人引用780余次,100多篇论文收入EI,有两篇论文曾被评为国内二级学会的最佳优秀论文奖。
热烈欢迎各位导师、研究生及广大青年教师参加学习交流。
计算机学院
2013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