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修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
各课程组、任课教师:
教学大纲是落实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程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了深化教学改革,规范教学管理,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执行2017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修订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现就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工作提出以下修改意见。
一、基本原则
1.学生为本。课程教学目标的制订、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设计和教学手段的运用应从学生出发、学习出发。正确处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正确处理课堂教学与课外自学的关系;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关系。
2.强化实践。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学大纲的修订要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根据学科特点作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课程教学要注意与生产实践和科研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让学生在更多的实践环境下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创新知识。课堂教学时间要更多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表达和善于表达的能力。
3.注重实效。教学大纲的修订要体现“培养什么能力”和“怎样培养能力”的框架设计,强调对学生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中能力的提高进行全面评价,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统一。精减教学内容尤其是课堂讲授的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的课外自学要求,鼓励课程积极开展研究性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二、修订范围
2017版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列出的专业类课程,都应修订教学大纲。(见附件1和附件2)
三、修订教学大纲的具体要求
1.修订教学大纲时可参考教育部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规范》中拟订的教学大纲,学科基础课要参照教育部制订的该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不得低于“基本要求”。
2.课程组应组织全体任课教师展开全面讨论与交流,针对专业要求和专业特点(参见“附件1: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对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见“附件6:毕业要求与课程对应矩阵”)认真分析,如有疑义可以提出修改意见,最后确定的毕业要求必须落实到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成绩评定等各个教学环节上;课程组研讨后请填写“课程组教学研讨与交流记录表”(见附件3);课程组负责对本课程组的课程大纲进行初步审核、修订(课程组课程清单详见附件2),并将相关问题和修改建议反馈到学院工程认证持续改进工作组和督导组。
在附件7中对指标点有支撑权重的课程,务必按照指标点要求认真讨论编写大纲,如有疑义,可提出修改意见。
3. 课程负责人在研讨交流会的基础上,按规定格式编写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要求文字严谨、简明扼要,名词术语规范。各类课程教学大纲格式参照附件4、5。
4.课程名称、课程编号应与2017版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致。
5.学院工程认证持续改进工作组、督导组负责各课程组教学大纲初稿的审议工作,审议的重点是课程是否支撑了相应的毕业要求、成绩评定与考核方法、相关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分工。
请各课程组积极组织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和审核工作,并于2017年9月15日前完成初稿及对初稿的审议工作,9月16日前定稿。请各课程组于2017年9月20日前将定稿的教学大纲电子版发送到zyf@hdu.edu.cn,联系人:赵一帆,联系电话:86919117